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新手家具如何选择好坏呢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新手家具如何选择好坏呢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1、颜色正。各种木材都有本来的颜色,如红松,边材浅黄,心材黄透微红;白松边材与心材色差不大,都呈白色或浅黄;黄花松心材黄褐,边材浅黄;愉木边材浅黄褐,心材暗灰揭;槐木边材黄白,心材深灰;柳木心材褐色,边材灰白;水曲柳心材浅褐,边材更浅;柞木边材淡黄,白里带揭,心材暗褐;核桃木边材灰白带褐,心材淡灰褐色。
如木材出现绿色、粉红色或蓝色的条纹、斑点,说明木材已有霉菌繁殖或已开始腐朽。
2、纹理顺。木材本身带有的木节,往往破坏纹理的顺通。其中死节是树枝在生长过程中死去,树干不再供给树枝营养,纤维联结中断所形成的。这种死节大大地降低了木材强度,挑选和使用时应特别注意。软节是指节子部位比周围木材质地稀疏,也使木材强度有所下降,活节与木材结紧密,构造正常,一般不影响使用。 有的木材纤维排列不正常,呈现倾斜、扭转等现象。这样的木材易沿木纹走向曲翘、开裂、强度较低。
3、无腐朽。木材很容易腐朽,一旦腐朽,则颜色改变,有腐朽气味,结构硫松易碎。但浅层腐朽经干操处理,涂刷沥清后仍可使用。
4、少虫眼。虫服直径如果大于3毫米,则要降低使用等级;直径在3毫米以内的虫眼,南方产的木材每米不得超过5个,北方产的木材每米不得超过15个(表皮虫沟可以不计)。这样的料才可做攘材使用。
5、较干操。盖房用的木材含水率应低于18%。如果使用提木材,失水后体积变小,就会破坏房屋结构。一般情况下,木材长短伸缩率约在千分之一(可以忽略不计),但粗细变化大,可达6%-12%。
木材***用自然干燥法时,应堆架在通风的栩子下,避免直接日晒和雨淋。
实木家具有很多木材可以选择,但是大家可能在挑选的时候,会比较晕,到底哪种木材相对比较好呢?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!
一般来说,木材可以分为低档木材,中档木材,中高档木材和高档木材。
松木、杉木等质地比较软,常用作实木家具的辅材,如抽屉板、后背板,还可制作儿童家具,价格便宜,自然环保。
橡胶木作为硬木因其价廉,被广泛***用,某些大家具品牌也用此材料。桤木、桦木、柞木差不多,价格一般不高。
榉木和榆木俗称北榆南榉,一直都是民间家具的常用材料,价格相对高档进口木材和红木比较亲民,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。
多为进口而珍贵,除作为高档家具用材外,黑胡桃、水曲柳、樱桃木等一般为优质贴面用材,作为装饰元素。
市场中的实木家具按原材料可以分为高、中、低三档。
低档木材有橡胶木、水曲柳、桦木和榆木等。虽然价格低廉,但木材稳定性较差,纹理、色泽都很一般,需要后期用油漆着色来掩盖天然纹理和色泽的不足。
中档木材有榉木、白橡木、红橡木等,价格较低档实木略贵,木材稳定性和耐久性都有很大的提高,但是因为色泽的缘故,后期还是需要油漆着色来弥补先天性的不足。
高档木材有樱桃木、美国黑胡桃、花梨木等。这些高档木材价格昂贵,因为需要从国外产地原装进口,而且具有优良的稳定性、耐久性、耐磨性、耐水性等特点。因为成本昂贵,一般家具行业都只用薄薄的木材贴皮作为表面装饰,很少有用原木作为家具的制作。市面上有不少家具厂家用“黑胡桃”(其实是贴皮)或者“黑胡桃色”(也就是在橡木,水曲柳等木材上用油漆做出类似黑胡桃的颜色)来混淆概念,误导消费者。
1.
板式家具要看细节做工,比如说看五金配件的安装部位,板材的封边部分是否密合等。
2.
如果是塑料贴面板的,应当从侧面看看板面周围有没有起缝。如果是细木贴面板,就检查一下木条的对缝是否严密,木条的纹理是否顺。
3.
用手轻轻推一下家具,如果出现晃动或发出吱嘎的响声,说明结构不牢固。
4.
比如门缝、抽屉缝,以间隙合适为好,从这些间隙的合适与否上,可以看出做工的精细度。
辨别板式家具好坏的方法如下:辨别板式家具好坏的方法一:看板式家具的材料优质板材与中等板材相差15%-25%,我们可以拿一套成人套房为例,如果一套成人套房使用二十张中纤板,每张相差20-40元,那么高档与中档在材料上价格就相差了400-800元。
1、高档用材——使用绿色环保中密度纤维板,其加工的基材通常为木材纤维、植物纤维为原料,以合成树脂为胶粘剂,以石蜡为防水剂,经铺装成型,热压等工序制造而成,其基材密度0.7-0.88G/CM3,结构均匀的人造纤维板,其密度高,稳定性好,不容易开裂及变形,环保性能高,其游离甲醛释放量及重金属含量(铅、镉、铬、汞)等有害物质***均低于国家指针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手家具如何选择好坏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新手家具如何选择好坏呢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dmrww.com/post/70175.html